云月:昔日赶集成追忆
作者:云月    发布于:2021-08-23 15:30:07    文字:【】【】【

昔日赶集成追忆

我青少年时代所见的赶集情景,相信已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可自改革开放之后,仅仅三十来年的时间,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它定格在记忆里。

——题记

 

老家的山村小集市,长不到两里,板房、泥砖房为主,间或有几处草棚。主街面用岩石板铺就,原始简陋。最为气派的要算中心小学的那幢火砖墙建筑。后面的小山,长着参差不齐的杂树野草。春天绿油油、夏天百花艳。街前的的大片农田,在农夫们的辛勤耕作下,四季分明地变换着颜色。夏天青翠欲滴,秋天金波荡漾。流淌其间的弯曲小溪不分春夏秋冬,慷慨地、默默无闻地服侍着这一方村民、田地。横跨其上的小拱桥将这淳朴、静美的山区风光点缀得恰到好处。

赶集日由官方制定,多为农历一、四、七或三、六、九。

不要以为乡下人,尤其是山里人只是一味地劳苦耕作,他们自有自己的消闲娱乐方式,赶集就是其中之一。有相当部分人赶集的目的是去看热闹、凑热闹,散散心,享受面朝黄土背朝天后的闲适时光

逢赶集的日子,方圆十五里甚至更远的村民,尽量不安排农事,或一家老小,母亲带着孩子;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有的挑着担,有的背着篓,还有的什么也不拿,说说笑笑,步履轻快地流向小街,构成古老小镇的独特风景。

因为赶集,人们的穿戴大都比平时讲究,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往往精心打扮一翻。

这天的小街犹如磁铁一般吸引着四面八方、各条大路、小路的人们;又像个大漩涡,不断地卷吞着赶集的人流,呈现一幅抱素怀朴、独一无二的乡间民俗画卷。

赶集的目的之一是互通有无。农民们将自己的家禽、家畜或谷、麦、豆、菜放在规定的地方摆卖,然后买回自己需要的针头线脑、盐、茶、布料等生活必需品。所谓“规定的地方”,应该是很久以前就划分好了的,很少变动。最繁华的数中间段,布匹帽袜、文房四宝、锅盆碗盏等等农家所需一应俱全,特别拥挤。集市上除了有乡公所、中心小学外,还有邮所、饭铺、药铺、铁匠铺等等,五行八作,样样齐全,完全可以应付当时老百姓和过往行客的需求。

一个鸡蛋换一枚针或一盒火柴,这是老人们心中若干年不变的价值观。往往是养鸡的不吃蛋、吃蛋的不养鸡,农民们想买点东西只能变卖农副产品。

若是远道归来的游子,想挨家逐户地探亲访友实难做到,最好的途径便是来这赶场,不约而同,自然可以见到许多亲朋好友,即使这次没见,还可以托人约好下次。

如若乡公所有重要事情需要通知各家知晓,除了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告示之外,还要在赶集这天,派人提着锣,一边走一边“铛、铛、铛”地敲,接着喊:“大家注意了……”。那时虽然没有电、没有广播,但一传十、十传百,有什么事很快就知道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小小街市,但管理有序,始终保持有条不紊地运作。

到了中午,想来赶集的人也都到了。这时的小街热闹非凡,有的路段甚至水泄不通,有如全乡人的大集会,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里人带来无限的乐趣和兴味,让他们紧绷的筋骨得以舒缓。

此外,小街还有不定期的文娱活动。比如耍大把戏,既现在讲的杂技。场地在小学前的操场,四周用布帘围住,想看的给钱进去。偶尔有唱戏、耍猴把戏的。

解放后的头几年,逢重大节日,以小学为首,组织联校文娱演出。不论日期是否吻合,一律挪到赶集这天进行。这时,东南西北的初级小学由老师带领,徒步来到小学的操场,参加和观看演出,有的要走十多里路。表演结束后,各自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小学出发敲着锣,打着鼓,扭着秧歌,直将整条小街游完才散场。

赶了一天的集之后,人们得到了各自的满足,欢欢喜喜地离去了。

除了赶集日,小街基本无东西可买,叫做冷场。

 

 

1997年初稿  20193月修改  20218月再修改

 

 


浏览 (368) | 评论 (1) | 评分(5) | 支持(3) | 反对(0) | 发布人:云月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46)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7)


Copyright ©2008-2024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