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赶集成追忆
我青少年时代所见的赶集情景,相信已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可自改革开放之后,仅仅三十来年的时间,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它定格在记忆里。
——题记
老家的山村小集市,长不到两里,木板房、泥砖房为主,间或有几处草棚。主街面用岩石板铺就,原始简陋。最为气派的要算中心小学的那幢火砖墙建筑。后面的小山,长着参差不齐的杂树野草。春天绿油油、夏天百花艳。街前的的大片农田,在农夫们的辛勤耕作下,四季分明地变换着颜色。夏天青翠欲滴,秋天金波荡漾。流淌其间的弯曲小溪不分春夏秋冬,慷慨地、默默无闻地服侍着这一方村民、田地。横跨其上的小拱桥将这淳朴、静美的山区风光点缀得恰到好处。
赶集日由官方制定,多为农历一、四、七或三、六、九。
不要以为乡下人,尤其是山里人只是一味地劳苦耕作,他们自有自己的消闲娱乐方式,赶集就是其中之一。有相当部分人赶集的目的是去看热闹、凑热闹,散散心,享受面朝黄土背朝天后的闲适时光。
逢赶集的日子,方圆十五里甚至更远的村民,尽量不安排农事,或一家老小,或母亲带着孩子;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有的挑着担,有的背着篓,还有的什么也不拿,说说笑笑,步履轻快地流向小街,构成古老小镇的独特风景。
因为赶集,人们的穿戴大都比平时讲究,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往往精心打扮一翻。
这天的小街犹如磁铁一般吸引着四面八方、各条大路、小路的人们;又像个大漩涡,不断地卷吞着赶集的人流,呈现一幅抱素怀朴、独一无二的乡间民俗画卷。
赶集的目的之一是互通有无。农民们将自己的家禽、家畜或谷、麦、豆、菜放在规定的地方摆卖,然后买回自己需要的针头线脑、盐、茶、布料等生活必需品。所谓“规定的地方”,应该是很久以前就划分好了的,很少变动。最繁华的数中间段,布匹帽袜、文房四宝、锅盆碗盏等等农家所需一应俱全,特别拥挤。集市上除了有乡公所、中心小学外,还有邮所、饭铺、药铺、铁匠铺等等,五行八作,样样齐全,完全可以应付当时老百姓和过往行客的需求。
一个鸡蛋换一枚针或一盒火柴,这是老人们心中若干年不变的价值观。往往是养鸡的不吃蛋、吃蛋的不养鸡,农民们想买点东西只能变卖农副产品。
若是远道归来的游子,想挨家逐户地探亲访友实难做到,最好的途径便是来这赶场,不约而同,自然可以见到许多亲朋好友,即使这次没见,还可以托人约好下次。
如若乡公所有重要事情需要通知各家知晓,除了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告示之外,还要在赶集这天,派人提着锣,一边走一边“铛、铛、铛”地敲,接着喊:“大家注意了……”。那时虽然没有电、没有广播,但一传十、十传百,有什么事很快就知道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小小街市,但管理有序,始终保持有条不紊地运作。
到了中午,想来赶集的人也都到了。这时的小街热闹非凡,有的路段甚至水泄不通,有如全乡人的大集会,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里人带来无限的乐趣和兴味,让他们紧绷的筋骨得以舒缓。
此外,小街还有不定期的文娱活动。比如耍大把戏,既现在讲的杂技。场地在小学前的操场,四周用布帘围住,想看的给钱进去。偶尔有唱戏、耍猴把戏的。
解放后的头几年,逢重大节日,以小学为首,组织联校文娱演出。不论日期是否吻合,一律挪到赶集这天进行。这时,东南西北的初级小学由老师带领,徒步来到小学的操场,参加和观看演出,有的要走十多里路。表演结束后,各自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小学出发敲着锣,打着鼓,扭着秧歌,直将整条小街游完才散场。
赶了一天的集之后,人们得到了各自的满足,欢欢喜喜地离去了。
除了赶集日,小街基本无东西可买,叫做冷场。
1997年初稿 2019年3月修改 2021年8月再修改
- 兰陵剑客:诗歌二首
- 落字含香:《渔家傲》•听春信
- 风住心芳:不曾离开
- 稻草人:衣火(第二部第三章——下)
- 稻草人:衣火(第二部第三章——上)
- 赵宇轩:五律·忆故园路漫漫
- 兰陵剑客:七律-年华如雪
- 稻草人:衣火(第二部第二章)
- 临峰愚叟:《诗经·召南·鹊巢》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地藏精神融儒道,虔诚膜拜总相仍。
- 兰陵剑客:幸福(外一首)
- 枫林:冬景一瞥
- 于公谨:过去的事情
- 太阳雪:清平乐 怜惜
- 兰陵剑客:五绝-脚步
- 赵宇轩:五律·所见
- 赵宇轩:五律·客夜
- 聚宝盆:风走过
- 兰陵剑客:下雪了(外一首)
- 太阳雪:虞美人 孤影
- 于公谨:心眼不正
- 临峰愚叟:《诗经·草虫》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自强不息越今古
- 兰陵剑客:七律-悼念叶嘉莹先生
- 兰陵剑客:等待一场雪
- 于公谨:灾难性的后果
- 太阳雪:七言诗 秋雁
- 稻草人:衣火(第二部第一章)
- 兰陵剑客:雨霖铃-冬月闲吟
- 静待暖秋:《寒梅》
- 赵宇轩:五律·人在天涯忆故园
- 静待暖秋 :《秋兰》
- 稻草人:衣火(第一部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