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文得长进
上世纪初,我堂高外祖父编著一部古文书,共三十多篇。2019底,年近90高龄的堂舅最后决定将其译成白话文,以传后世,邀请多位亲友参与译注,包括题记、注解、译文等。大概考虑我非科班出身,分给一篇400多字的墓志铭,在发来原文影印件的同时,提供了相关附件。
可再短也是文言文,没有一些古文知识,不说译,断句都难。好在我在老干大学学了十多年的古、现代文学,不至完全空白,还有可以充分利用的网上查阅资料以及古文翻译工具。我聚精会神地作功课,一个多月后交卷。发给堂舅时还特别担心他这关过不过得了,忐忑不安。
2020年春节开始,新冠疫情暴发,全都宅家。节后不久,堂舅说有位译者因故退稿,希望我接手,同时强调这篇文章如何重要,他会协助。这时我才推测先前那篇译文应该及格了,如释重负。堂舅的信任,堂舅的吩咐,我没有理由推辞,于是答应试试。接到文稿后傻了眼:比前稿长得多、难得多、复杂得多,涉及清末的科举、马关条约的签定等重大历史事件,还引用了一些我并不熟悉的典故,这我哪驾驭得了?想打退堂鼓。
正在这时,央视播放邓亚萍访谈录,特受感动。小邓的那些非常人所能的励志故事众所周知,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她去剑桥大学读博士。当时所有人全都反对,尤其是父母,担心到时拿不到学位丢尽颜面。她却铁了心要读,说就是脱掉一层皮也要按时拿到。这就是邓亚萍!她这种顽强拼搏、不言失败的自信和勇气正切中我的软肋,让我猛然醒悟:我这点难与亚萍拿文凭相比算得了什么?于是立马掐断退缩念头,振作精神,继续练笔。又于是查文献、翻资料,还特地去原番禺学馆再次细看清末科举考试展览。
我蚂蚁啃骨头似的一小段、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地慢慢琢磨。除了生活必须外,我心无旁骛,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完全可以说,这是我最用心、最用功的一段学习经历。在堂舅的耐心指导下,前后修改了五六次,历时三个多月才告定稿。
没过多久,堂表妹因为工作、家务忙碌等原因,分给她译的那篇难以如期完成,通过另一堂表妹探问我能否代劳。盛情难却,我又接下这第三篇,难度与第二篇相当,堂舅说和第二篇一样是本书最有分量的文章。
不巧的是此文译注中,由于电脑原因,堂舅接收我的文件时,屡屡出现脱字甚至脱句等毛病,开始他还十分奇怪前两篇都译得好好的,这次怎么差成这样。因此走了好些弯路,白花了好些时间,总共费时四个多月。
通过三篇古文的译注,我个人对古文知识的掌握、对现代文的写作有了很多长进,收获满满。我视它为多年学习古、现代文的总结和大考,是文学素养的综合检验,虽然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乐在其中。
- 悠悠:卜算子·冰凌花
- 兰陵剑客:踏莎行-春分天气
- 灞陵散人:西安幸福林带掠影 赵景贸
- 悠悠:浣溪沙
- 赵宇轩:清平乐·所见
- 江北布衣:素履以往,顺适自然
- 江北布衣:春的赞歌
- 江北布衣:不能没有你
- 兰陵剑客:一粒米
- 兰陵剑客:五绝-仲春
- 秋韵斜阳:开工大吉
- 罗塞塔原创散文:守城记
- 罗塞塔原创文章:扎巴依的春天真的来到了
- 罗塞塔原创歌词:赛里木湖的月夜
- 罗塞塔原创歌词:今夜就要见到她
- 罗塞塔原创歌词:追风少年
- 悠悠:天净沙·手心的温度
- 罗塞塔原创文章:情景喜剧:调研4(小品剧本)
- 罗塞塔原创文章:情景喜剧:调研3(小品剧本)
- 罗塞塔原创文章:情景喜剧:调研2(小品剧本)
- 罗塞塔原创文章:场景喜剧:调研1(剧本)
- 江北布衣:人生是狂野,不是轨道
- 江北布衣: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江北布衣:破壳向光,心内寻慧
- 江北布衣:爱在春天里
- 江北布衣:第四种情感
- 赵宇轩:七律·家山好
- 赵宇轩:五律·早上好
- 于公谨:盛夏(五九)
- 于公谨: 权利的小小任性
- 太阳雪:浪淘沙令 爱恨
- 道元居士:流浪归宿之感悟
- 道元居士:对话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