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奤奤的爸爸没文化》
曾有人开玩笑说只要刘兄和我组合,我们就是难不住的世界。这话有点大,不敢骄傲。刘兄自幼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就怕中国汉字”,而我则是“笔杆子打天下,但就怕计算和数字游戏”。刘兄一直是数学大脑,我是中文脑瓜。由于大脑特色不一样,我们在辅导娃学习上自然也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
今天刘兄打电话说他儿子写作文写了句“草丛中突然窜出头硕头奤脸的黑猪”,他觉得是错的,用了个错别字“奤”,但他说不出具体原因。他问我对不对,我笑着说“娃是正确的,而你是个奤奤的爸爸没文化”!他尴尬地笑着说“我从小就没把语文学好!”我也深有同感地说“我从小就没把数学学好!”
“奤”与“奋”很像,容易搞错。
奤,拼音读作hǎ、pò、tǎi,是一个汉语汉字、多音字、方言字,异体字。意思是是脸庞肥大,系贵州、关中等地区对脸大肉多的人的称呼。另外网络流行字还有囧、㚻、兲、烎、巭、靐、氼等。
“奤”是多音字,有6种读音。
一是读pò:意思是脸庞肥大。
二是读hǎ,地名用字(奤夿屯Hǎ Bā Tún,地名,在北京市)。
三是读tǎi〔奤子〕a.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b.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
四是贵州方言,读māng,一声,意思:称呼脸大肉多且雍容可爱的人,常含有喜爱的感情色彩。贵州民间俗作“肉多”,上世纪五十年代贵州省惠水法院首次在文件通告中使用“奤”表示“mang”,后来逐渐认同了这一用法。
奤子:胖子。
“你家幺儿(年幼的儿女)的脸奤嘟嘟的,好可爱哦!”
五是关中方言,读xīn,一声,意思:
1. 脸大的专用名词。
2. 有“二”的意思。引申义为“二求”“二杆子”,和这些相通,骂人或贬低的用。
例子:“这人满(man四声)奤的!(这个人好愣啊!)”
“这娃脸奤的!(这个孩子的脸好大啊!)”
六、安庆方言,hǎ,意思:(商品)质量差,(人)弱势或品德差、心眼坏。
例子:“这种是奤的,你要好的我给你从新找。”
“他这个人一贯怕狠的,欺奤的,很少有人跟他交往。”
“那个人奤得死滴,你莫跟他缠(你别跟他掺和)。”
刘兄听后笑着说“很佩服你这个中文系毕业的!”我也笑着说“我算账数钱时很佩服你这个理科生!”人生在世,有时语文不好尴尬,数学不好也尴尬,只有终身学习不尴尬!
- 千层雪:《 无 声 》
- 黄裳元吉:五律•雨水
- 琼州雨梦:春雪
- 知北游:唐诗 178
- 知北游:唐诗 177
- 知北游:唐诗 176
- 知北游:唐诗 175
- 知北游:唐诗 174
- 知北游:唐诗 173
- 知北游:唐诗 172
- 知北游:唐诗 171
- 知北游:唐诗 170
- 知北游:唐诗 169
- 知北游:唐诗 168
- 知北游:唐诗 167
- 知北游:唐诗 166
- 知北游:唐诗 165
- 知北游:唐诗 164
- 知北游:唐诗 163
- 知北游:唐诗 162
- 知北游:唐诗 161
- 知北游:唐诗 160
- 知北游:唐诗 159
- 知北游:唐诗 158
- 知北游:唐诗 157
- 知北游:唐诗 156
- 知北游:唐诗 155
- 知北游:唐诗 154
- 知北游:唐诗 153
- 知北游:唐诗 152
- 知北游:唐诗 151
- 知北游:唐诗 150
- 知北游:唐诗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