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谨: 不是时代穷了,是文化贫穷
随笔
不是时代穷了,是文化贫穷
文/于公谨
提起过去的年代,总是有人说穷。怎么说?是他们狭隘?还是他们的认知有问题?这是让我感觉到有些惊讶。可能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觉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他们总是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过去,即使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也是这样认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通常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会说,那个时候,有十个八个孩子,照样养活,现在,养十个八个孩子试试看?能够活着?还是不能活着?
这是没有答案的。总是说过去贫穷,就没有想过,那个时候,并没有贫困,而是文化有着很多的匮乏。比如说海鲜,根本就不是大餐,也没有想要吃的想法。那个时候,大餐是肉。就像是海边人,吃扒皮鱼,还有牛舌鱼一样。原来价格低廉,也是没有人想要吃,毕竟是觉得上不得台面,结果是后来,就开始值钱了。这就是变化。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变化,总是想要说,牛舌鱼值钱什么的。
可能是时代变化。很多人都没有在意时代变化,或者是说认知的变化。杨家有一个姓宁的人,他家里当时就只有一个孩子。我不说名字了。可以说,他一个月工资三十来元钱,夫人没有种地,他一个人工作。孩子只有一个,想要吃什么,就可以买什么。这就是现实。差距吗?有,可以说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即使是农民,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也是生活的很好。当然,如果是浪费,就没有办法了。
通常来说,他们知道什么是节俭。很多人都知道,养十个孩子,和养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不过,却很少有人明白,过去并没有贫困,而是说,文化生活不好,让很多人的思维,有了很多的局限。这是很多人想得不明白,或者是说忽略了。现在,有些人总是想要说过去的事情,有一点就没有弄清楚,那个时候,钱是实实在在,而不是说,有着很多的虚假存在。一头猪,一百八十斤,算是大猪,肥猪。这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想象。
现在的猪,很多都是养殖的猪几个月之间,就达到了四五百斤。那个时候的猪,养了一年,才只有一百几十斤。这就是现实,也是存在的情况。邻居石老四就曾经吃过八碗米饭,毕竟家里的孩子多,吃不饱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老舅家三个儿子,吃饭也是不同凡响,也是很能吃的。有一个儿子和我是同龄人,午睡起来,饿了吃点饭,就是端着盆,一盆的米饭,在吃着。这还是九十年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多,吃饭会是怎么样。
九十年代,按道理来说,环境应该是好转了。不过,依旧是看到了很多人吃饭,都有些吃不饱的状态。就像是现在的某些视频一样,有些人吃饭,是没有饱的。可以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就是现实。即使是很多女儿,也是一样。很多家里多女儿的孩子,喜欢吃饼子摸猪油,觉得好吃。这就是现实。孩子多,很多时候,就是吃不饱。如果是一个孩子,会怎么样?这就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情况。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蓝桉: <定风波·骑行志>
- 芳草:乡愁
- 奕文:待丰年
- 奕文:夜思故乡
- 奕文:那年十七岁
- 赵先生:相思
- 赵宇轩:七律·种地经验丰富
- 赵宇轩:五律·春色将尽
- 兰陵剑客:荒诞背后
- 浮云悠悠:无题
- 道元居士:自强不败于心
- 悠悠:时光清浅处
- 蓝桉: <浣溪沙·山居幽韵>
- 兰陵剑客:七绝-燕语
- 蓝桉:<蝶恋花·山川幽径>
- 奕文:春归
- 奕文:望燕归
- 奕文:雨夜思
- 奕文:写夕阳
- 奕文:家书何寄
- 奕文:病的心甘情愿
- 奕文:梨花
- 兰陵剑客:诗歌三首
- 于公谨: 谁受益
- 太阳雪:虞美人 心头
- 高山流水:关于虚拟资产的公告
- 兰陵剑客:五律-时光交争
- 悠悠:采桑子·纸上落满松针香
- 霍启刚:三天两头过生日
- 赵宇轩:五律·一年之计
- 飞沙走石:梦曦
- 兰陵剑客:别样乡愁(外一首)
- 于公谨: 春天在哪里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