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谨:初冬(五六零)
初冬(五六零)
大约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想得明白,却无能为力。
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为什么要想明白?就不能难得糊涂?糊涂不是很好吗?只是有时候,真的是糊涂太难了。就像是看到为什么有人说国家有难,他们都不愿意扛枪上战场,自己的孩子也不允许上战场,想要让那些享受到福利待遇的人,进行保家卫国。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的支持,最浅显的一句话是,国家有难我先上,如果我有难,有困难,生病了,国家是否可以给我免费医疗?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很多人反对这样的说法,只是从来就没有肯接触到事情的本质。他们不知道本质是什么?知道。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他们是可以装糊涂的。
想一下,如果是四五十年去,会怎么样?会有很多人愿意当兵,愿意保家卫国。而现在,为什么不愿意?看过一段文字,毛主席说过的话,大意是资本阶级当权之后,他们是会把国家退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而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毕竟帝国主义国家是会对外掠夺,而那些人只能是对内欺压百姓,不敢对帝国主义怎么样。
现在看来,这是充满智慧的一句话。
看看那些村官,就和地主老财没有什么区别;那些官员,和清朝末期的官员,也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会关心国家的败亡?可能吗?他们从来就关心自己贪污多少,获得多少好处,有多少好处。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是很穷苦。
最后,清朝灭亡了。
现在看来,好像是情理之中,只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和清朝末期,有多少区别?有差距吗?恐怕是很难看出来差距。
清朝末期,老百姓是吃不上饭,我们现在,吃上了饭,只是看不到什么希望,看到的是肮脏。
在几十年前,一个省长的儿子,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就像是胡耀邦先生的儿子,有的是在工厂工作。现在,一个公务员的儿子,可能是工人?想想就是很可怕的。
曾经和一个叫做明的朋友说过现在的事情,明就说,问题是,现在中国特色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说,曾经有工人在没有断奶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工作,当然,他可能是厂长的儿子;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应该进行治理党建。
我说,现实是很残酷。
明说,是很残酷,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还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有人关心过底层的人死活?
我说,是没有,几十年前就没有了。
明说,这个时候,还要希望底层的人保家卫国?
我说,有些过分了。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蓝桉: 棘途孤影
- 蓝桉: 老木繁花
- 蓝桉: 晚途幽梦
- 蓝桉: 累身之叹
- 蓝桉: :假期小记
- 蓝桉: 山巅云海
- 蓝桉: 月夜独思
- 蓝桉: 运输忙景
- 蓝桉: 摩托英姿
- 蓝桉: 崇信龙泉寺
- 蓝桉: 东湖春韵
- 蓝桉: 春景画韵
- 蓝桉: 山巅独思
- 赵宇轩:五律·后会有期
- 兰陵剑客:妥协
- 悠悠:狗
- 兰陵剑客:点绛唇-卤阳湖春寄
- 江湖游客:钗头凤
- 江湖游客:忆王孙
- 赵宇轩:七律·光阴似箭
- 赵宇轩:七律·各有各的苦
- 兰陵剑客:花事
- 悠悠:聚散浮生
- 兰陵剑客:喝火令-春归
- 弱水三千:白丁香的梦幻
- 晓看天色暮看云:岁月感怀
- 爱是天堂:无题
- 兰陵剑客:拾一抹晚春,藏于笔端
- 江北布衣: 时光洪流中的那叶孤舟
- 江北布衣:旧窗台上的月光
- 江北布衣:时光渡口,念若繁花
- 江北布衣:一封旧情书,唤醒沉睡多年的爱
- 江北布衣:入心,何须踏心路2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