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平:意识
作者:何许平    发布于:2024-06-12 21:35:25    文字:【】【】【
各种感知/将所有感知汇总至某功能区,于是出现了感知本身与稍晚点的感知信息副本集中地的二分,其二便是作为对感知的感知与综合处理的意识,即对运动的理解与统筹。
在人类,语言的发明与使用概念化了意识材料因之形成意识中的主客体,也即,世界诞生。
由于语言这个工具的大量使用,造成思维的误判,即语言所呈现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世界,自我,甚至,上帝,真理。
所以,不断倒推与回溯则如是:符号体系即主体意识——前语言的微弱的自我意识——意识——感觉器官及与之同步的运动神经——运动——不运动即作为生命形式的最低限度的运动——非生命即最初的运动与相对运动——完全静止的不可能,思辨的看,完全的同一性,黑格尔前反思的有,纯有,与无相同,缺乏规定性,物理意义上的完全静止,相当于有一个纯有,也是同样的悖论,所以,纯有,完全静止,是不真实的,等价于无,虚构。
我们可以说,意识的出现,缘于一个失败,以及因此产生的一个新机制,系统/生命无法以最集约方式协调全部至少大部分感知为统一的不自我矛盾/自相抵触或抵消的矢量运动,才发展出特定器官统摄所有,从而有效应对/运动,那么,意识,是本能反应失效的补救措施,不必次次用到,但必要时有用,意识创造了感知/感觉刺激的整体性效果,足以作为总体对之把握。
那么,意识如果还不够用呢,这便要求将感知/感觉把握为客体这个具体的整体,也即外部世界,意识在描绘外部世界的过程,也同步创造了主体意识即自我意识,于是,我与世界同步诞生,对人类而言,那个具体的承载器官是大脑。
说到AI,眼下的大模型完全还只是以数学方法模拟数据库达到其效果对我们而言因其正确率而误认为知性/智性/人性的阶段,是我们的想象与恐惧造成了AI的拟人化,而产生意识甚至自我意识与主客体概念的条件与路径,尚且不具备,所以,我们所害怕的,借用一个时髦的词——涌现:生命涌现,智能涌现等等,谬误在于没有深究涌现本身,也还有个底层机制在,AI缺乏的,正是这个,从它那里,无法涌现出意识。
浏览 (192)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6) | 反对(0) | 发布人:何许平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44)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4)


Copyright ©2008-2024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