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谨: 乞丐
作者:于公谨    发布于:2024-06-15 16:46:46    文字:【】【】【
随笔
                       乞丐
                                 文/于公谨
    无意中,看了一段文字,是一个人说,一个得了文学奖的人说乞丐的事情。当然,他是很鄙视得了文学奖的人,因为文学奖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奇怪,什么是饥饿,才会是这样说。也是说,获得文学奖的人,说他家好不容易包了一次饺子,结果是被一个要饭的赶上了。他给要饭的东西,要饭的人,是没有要,想要吃饺子。那个人就说获得文学奖的人,是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要饭的模样,说着人性的险恶。
    我看了,是很赞同的。还有,这个人说的是不全面,获得文学奖的人,是想要说华夏人的丑陋,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处,而不是说外国人就是这样,也不可能会说日本人就是这样。在获得文学奖的人眼睛里面,日本人好的,而且,他也是愿意成为日本人的狗,否则也没有可能会因为美国人给了日本人两个原子弹,就说美国人的不应该了。这就是这些文学奖的歹毒。他们是做法,是让人感觉到惊讶。
    为什么说要饭的人,是文学奖得主的想象?实际上,那个人说得很明了,饿了的人,是不可能会需要吃好的,而是需要填饱肚子,而不是说等待煮饺子。这是常识。没有这个经历,就说明了这个人的“坏”。当然,很多跟在他屁股后面的苍蝇,是不愿意看到他的坏,或者是说普通人的反对,毕竟觉得他是对的,就没有想过,他会臆造着要饭过程。这是一个混蛋,丑化华夏人的混蛋,也是臆造着华夏人丑陋的混蛋。
    我是见过要饭的几次,经常见到的是山东要饭的。通常来说,我们是叫他们做“山东丢”。不是丑化他们,毕竟他们现在发展的很好。而那个时候,东北的条件是好一些,比山东强一些。三姨家的保国二哥就说过,我们是真正的山东丢了,都是山东要饭过来,结果是老家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那些要饭过来的,不是收到丢,是山东人。这不是丑化谁,而是说,情况就是这样,毕竟是吃不饱饭的结果。
    就说印象里面深刻的一次要饭,是住在农村,大约是五月份,天色将要黑了的。我和母亲在山上劳作回来,母亲做饭,我是烧灶;母亲把有些馊了的大米饭,泡上水,放在灶台上,不舍得扔,想要这样热热再吃。这个时候,就进来一个男人,手里拎着攫头,张望一下,就放下在墙边,过来和我们说话。母亲说,你想要做什么?看上去是很窘迫的那种。他说,我是要饭,给点吃的。母亲说,好,做好饭,在这里吃一口。那个人看到了灶台上的大米饭,说这里不是有饭?母亲说,馊了,不能吃。他说,没关系。母亲只好把灶台上的大米饭给他,也给了他筷子,也是说,等做好菜再吃,或者是淹点咸菜,就着吃。那个人是迫不及待,就开始吃了,也是含糊不清地说,不用。结果是大米饭粒喷在地上,他连忙捡起来,放进嘴里。我说,那个不能吃了。他说,没有关系,能吃。吃完了,放下碗筷,磕头道谢。母亲说,今天晚上怎么办?他说,那里都是可以睡觉。母亲说,你拿着攫头做什么?他说,是防着野狗。后来是想过,可能是他觉得可以出来打工的。
    这才是要饭的过程。没有说,等饭好了再吃。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得了文学奖的人坏。这就是坏。如果是日本人,他就没有可能会是这样说了。

浏览 (162)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5) | 反对(0) | 发布人:于公谨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44)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4)


Copyright ©2008-2024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