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记忆:湖之鱼---林纾
摘要: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清〕林纾
【原文】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zhá)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tuò)之,坠缀葑(fēng)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林生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借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原文】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zhá)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tuò)之,坠缀葑(fēng)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林生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借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高智峰校正)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孟婆:我是谁
- 孟婆:石榴花开
- 兰如水:侠客行之愿望红包
- 青蛇:我的梦想在何处
- 逝去的记忆:竹松情缘 兰如水
- 孟婆:老婆会武功
- 孟婆:授之以鱼
- 汉族:天下一家人
- 卓文君:《白头吟》
- 高智峰:我的岳母嘹咋咧
- 高山水:岳父大人有大量
- 高智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
- 高智峰:老家的小狗
- 高炳徳:无题(2017年) 高智峰
- 邓玉珍:夫妻账户的补充说明
- 白蛇:《迎客松下我独坐•其一》
- 兰如水:我要找到你2 高智峰
- 高水:心平气和流眼泪
- 虚拟国:天下无贼真稀奇
- 樊万学:大水冲了龙王庙
- 高智峰:以何为乐
- 佚名:入木三分
- 雷根礼:一亩三分地
- 青龙:慢慢吃红薯
- 虚拟国:一眼千万年
- 延丽:挑起家庭的重担
- 独孤政:做普普通通的人
- 独孤政:凤凰涅槃
- 独孤政:凤凰展翅
- 虚拟国董事长:关于夫妻账户
- 中华永生集团高智峰:关于鹅毛的备份 兰如水
- 虚拟国荣誉总经理:关于虚拟家族族长 易乐易
- 邓玉珍:在路上 独孤政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