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史官司马迁
-百家讲坛张毅老师《司马迁的历史时空》观后
司马迁,一个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名字;《史记》,一部中国史书的的巅峰之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皇皇巨著,留给子孙万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构造成不畏艰险、奋发向上、敢于拼搏的民族特征和性格基因。千百年来,伴随着中国人的成长,引领着中国人的精神气度、价值取向,哪怕用尽世间所有溢美之词来颂扬都不为过。
怀着对司马迁的无限崇拜和敬意,我继央视百家讲坛张毅老师《司马迁的历史时空》后,又前后多次从电脑观看了全部视频录像,感慨万千。
之前,我对司马迁个人的了解主要局限于李陵事件为完成史记而接受宫刑的这一时段,当然这无论对司马迁本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司马迁之所以成为司马迁这一大课题,总觉有所欠缺、遗憾。刚好,中国人民大学张毅老师作客百家讲坛,主讲《司马迁的历史时空》,补上了。
通过张毅老师的讲解,让我初步弄清了司马迁之所以成为司马迁绝不平常,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多种综合因素。
首先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给了司马迁宝贵的生命,给了他强壮的体魄,给了他无比的天资,给了他独一无二的教育……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司马谈!
司马迁家族是史官世家,这在当时官位低,奉碌少,被人轻看。但他父亲司马谈不以为然,他对自己这个太史官称心满满、自信满满。因为它工作在皇帝身边,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些都是多少金钱都无法比拟的。从精神层面衡量,他自认为当属于贵族中的最高级别。这个不同凡响的价值观,自然而然地、有意无意地传给了司马迁,父子二人都立下了做一番大事的鸿鹄之志亲,奠定了卓尔不群的人生格局。
少年司马迁,生活在“山环水带,嵌镶蜿蜒”的 “耕牧河山之阳”,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稍长,随父入长安,有着广博学问修养的司马谈除亲自指导他读书习文外,还让其向当时顶尖级的大学者伏生、孔安国、董仲舒授教。小小年纪便得到非常充分、高端的知识素养,打下了深厚、扎实的文化基础。
再后,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司马谈拿出不多的积蓄,让20出头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进行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他的使命绝不仅仅是饱览名山大川、体验风土人情,而是为写《史记》做一次严格的实地考察,核实他父亲原始稿件的事实真伪。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逐个拜访了解历史的人,记下存留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多从古籍中得不到的历史材料,为撰写《史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素材。
张毅老师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惊叹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有“极为罕见的学术天赋”,说得好!如果少了这点天赋,或许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时势造英雄,时代造人材。司马迁成长于文景之治后的武帝时代,雄才大略的刘彻将大汉王朝推向世界顶峰,充满活力。当时的帝都长安,世界级的大都会,繁荣空前,文化昌盛,人才云集,展现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幸运的司马迁恰恰赶上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年华,先后生活、工作在长安,在皇宫重地,尤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后来因李陵事件获罪,最后仍得重用。这些对司马迁宏大理想的确立和实现必不可少。
讲故事的人同样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司马迁的历史时空》共12集,无论哪一集,张毅老师都是饱含深情,满怀景仰地向大家介绍她无限敬佩的司马迁。不论是文学语言的诗样赞颂,还是口语化的通俗叙述,字字句句浸透着她对司马父子的炽热情怀,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不见她瞥一眼讲稿。让我们跟随讲解,更进一步、更深层次地读懂司马迁的同时,感觉到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在眼前。像一座历史丰碑,时时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又如一颗璀璨的文化巨星,光耀千秋!
谢谢了,张老师!
- 赵宇轩:五律·喝杯酒
- 兰陵剑客:坐看云起时
- 兰陵剑客:浣溪沙-春分以后
- 流泪的石头:狼的爱情
- 一束光:允许一切发生
- 道元居士:我执后的猛然醒悟
- 兰陵剑客:又是清明雨纷纷
- 赵宇轩:七律·等你告老还乡再说吧
- 奕文:奔波何罪
- 悠悠:长相思·春雪
- 芳草 : 盼相思 2025年3月30日
- 江北布衣:时光信笺里的恋曲
- 江北布衣:爱的模样
- 江北布衣:月光下的恋曲
- 江北布衣:生命的诗意
- 江北布衣:时光里的恋歌
- 江北布衣:爱情,从誓言走向回忆
- 兰陵剑客:画堂春-春日流溪
- 蓝桉: <定风波·骑行志>
- 芳草:乡愁
- 奕文:待丰年
- 奕文:夜思故乡
- 奕文:那年十七岁
- 赵先生:相思
- 赵宇轩:七律·种地经验丰富
- 赵宇轩:五律·春色将尽
- 兰陵剑客:荒诞背后
- 浮云悠悠:无题
- 道元居士:自强不败于心
- 悠悠:时光清浅处
- 蓝桉: <浣溪沙·山居幽韵>
- 兰陵剑客:七绝-燕语
- 蓝桉:<蝶恋花·山川幽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