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敏:沙颍河上摆渡人
作者:周志敏    发布于:2025-02-19 20:00:15    文字:【】【】【

沙颖河上摆渡人

作者:周志敏

     并不宽险的沙颖河成于远古,源于豫西,经九曲百回汇入淮水,虽非天堑也终成阻隔,先民们用船才连接了河南岸北。从此有了渡口,有了摆渡人,也有了摆渡这个职业。

      沙颖河上有多少渡口不可考究,什么“桃花渡”“风铃渡”似乎与此河无缘,大都以很土的“埠口”冠以村名而称。摆渡人的称谓更是土的掉渣,以“撑船哩”相呼。

      在星罗棋布的渡口中,印象最深的是西村“代寨埠口”。撑船的是一老汉,他渡过一九四二的饥民,送过南下的军队,载过十里八村生意人,而孑然一身的孤苦似乎被他荡在了清冷的浆下,穷其一生做着摆渡的活计。打我记事时就知道这个撑船人叫厚义,平时寡言少语,为人敦厚,黝黑的脸上镶着一双不大的眼睛,黑粗布扣衣,一双磨破后根剪口粗布鞋,缠腰的大黑粗布带上别着一枝旱烟袋。

       天刚微明,贪早的生意人就把老汉从睡梦中喊醒,他扛起撑篙解开锚船的绳索,二话不说就把第一波的渡客送到对岸。不多时岸北的村庄里,就响起了清脆的叫卖声——“打豆腐喽”,此刻,河面上铺满了朝霞,升腾着的蒸气袅袅绕动,轻快的双棹荡起一圈圈浪花,一天的摆渡生活也就此开始。

      夏日午后,毒热的阳光晒烫了河水,丢下饭碗的小孩们结伴而至,在水中尽情地嘻闹着,此时过河的人少了,老汉难得地享受着树荫下的清凉,自然“野渡无人舟自横”。偶有不知趣的过客急于赶路,扯开嗓子“撑船哩,过河喽”,老汉“来了,来了”的应允中戴上草帽,将兰格粗布巾搭在黑黑的膀子上,弯腰解去了束船的绳索。

      傍晚时分,归客渐多,有时能挤上满满一船,人多话也稠,常立足未稳,就摔开大嘴谈论江湖,有骂奸滑的小贩,买东西不给够称,缺斤短两,有人说在城中见到了村里的某人发了财,人“大”的连招呼都不打了,装作没看见,直言人心不古,有人见到了情侣当街搂抱搅舌,旁若无人,概叹社会风气的变坏,有的开起腥荤笑话,惹得一阵笑骂。不知谁说了句,县府在河上修建的大桥即将竣工,以后再过河就不用坐船了,正是这句不经意的话,触动了老汉的神经,一丝不安从脸上掠过,下意识的将仍有火光的旱烟锅用力的向船舷磕去,

浏览 (200)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6) | 反对(0) | 发布人:周志敏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53)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80)


Copyright ©2008-2025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