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旅游业的互联网化走过了这3个阶段---葛鑫
作者:WGrtzc1332    发布于:2016-01-16 04:44:30    文字:【】【】【

    《商业价值》葛鑫的这篇报道把旅游与互联网迄今结合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携程与艺龙(即Expedia模式)的“鼠标+水泥”。在这个阶段中,精品旅游攻略仍然依仗《LP》等纸质路书,旅游概念的内涵本身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可供旅行者选择的个性化产品非常少。而2004~2010年之间,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开始加重。

    马蜂窝的创始人陈罡认为,携程和艺龙(即Expedia模式)在很长时间内都只是把线下的旅游搬到了线上,是“裹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行业”。 随后,Kayak和去哪儿这类比价引擎的出现,是旅游个性化的第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信息的藩篱,帮助人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这是互联网改造旅游行业的一个里程碑。”陈罡说:“从这时开始,旅行者可以自己掌握的环节越来越多。”

    第二阶段,去哪儿和PGC社区的出现,使得旅游信息朝透明化大大迈出了几步。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个性化组合开始增加。

    2011年之前,精品的旅游内容和攻略更多地出现于纸质书籍之上。随着2010年开始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大量优质的旅游内容开始数字化到免费的App之中,纸质书籍和PGC社区之间对旅行者的影响力发生了逆转。《LP》等路书的市场快速衰退。

    以蚂蜂窝为例,在其于2011年推出App产品之前,其社区在5年间积累的用户总共才有10万。截至2012年9月,旅游攻略和嗡嗡等App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今年4月份则突破了2000万。

    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网对旅游的重塑,及与之相伴的PGC内容爆发。在这一阶段中,不但信息的总量与流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了新的内涵与外延,与之相伴的是涌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旅游产品与工具。

    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与互联网发生关系的,只是旅游前的信息查询、OTA预订和旅游后的内容分享。但当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旅途中分享、翻译工具、导游工具、食宿点评以及地图工具等,全部出现在了人们的手中。自身海外游玩家陈宇欣去一趟马来西亚,用到了嘀嘀打车、新浪微博、谷歌地图、大众点评、穷游锦囊、Path和Evernote。她还借微信LBS功能向同住一间酒店的同胞借到了吹风机。

    UGC(或者PGC)社区与OTA的对接也开始成为了驴友社区的标准商业模式。穷游网和蚂蜂窝成为了旅游行业中体量很小但分量却很重的“小而美”公司。

    在前两个阶段的结合过程中,价格始终是影响旅行者决策的最大变量。但到了第三阶段之后,价格在旅行者决策中的参考权重大大下降,由移动化和碎片化阅读获取的其他信息,在决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浏览 (3593)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WGrtzc1332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46)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7)


Copyright ©2008-2024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