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水:中庸 第二章 时中
本章提出了“时中”的概念。《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对“中”解释的根据之一。但“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也就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这就是“时中”。“时中”和“在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是中,只是有已发未发之别罢了。君子有此德行,而又随时处中,戒慎恐惧,所以能体现中庸。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行,自然会肆无忌惮,好走极端,和中庸相反。
“君子而时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时代,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固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就如组织一场音乐会,指挥就是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中”与“和”的境界。这个“指挥”就是“中”,是各位演奏者注目的中心。而指挥则是以演奏内容的节奏与情绪表达为“中”。而对于广大听众来说,能够享受到精美的艺术熏陶为“中”。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②。小人之中庸也③,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①中庸: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在具体的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该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做出恰当的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做出适宜的行为。许慎《说文》:“中,和也。”又曰:“庸,用也。”程颐认为:“庸”就是“常”。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因此,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②时中:随时而处中。
③小人之中庸也: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朱皆从之。
【译文】
仲尼说:“君子能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合度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高智峰批红)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孟婆:奈何桥头叹凄凉
- 孟婆:静候佳音
- 大师兄:悟能(二师兄)网的原始股是什么?
- 大师兄:五星级客服团队
- 大师兄:新农民
- 大师兄: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 大师兄:山河社稷图
- 大师兄:诺言
- 大师兄:衣和衫
- 大师兄:入红尘
- 大师兄:赞春风
- 万户侯:坎坷的路朝前走
- 万户侯:实话实说
- 万户侯:不容易
- 万户侯:高老庄生态园
- 万户侯:画饼充饥
- 万户侯:为有活水源头来
- 聚宝盆:举头三尺有神明
- 聚宝盆:眼泪汪汪流下来
- 聚宝盆:折翼的小鸟
- 聚宝盆:为自己服务
- 聚宝盆:风走过
- 聚宝盆:星星之火
- 东方圣人毛主席:人民万岁
- 聚宝盆:铭记东方圣人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 独孤政:作茧自缚之无憾
- 独孤政:聚沙成塔之自相矛盾
- 独孤政:初论义工
- 虚拟国高山流水:会员必须记得这一条红线 独孤政
- 虚拟国董事长:再论鹅毛 独孤政
- 雪花:求不得
- 高山流水: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
- 独孤政:做花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