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如何正确地理解区块链
作者:情人    发布于:2017-04-19 18:09:39    文字:【】【】【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有四句话基本上可以完整地描述这个过程。第一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一种事物的适用性和优劣要在市场的竞争中才能体现出来;第二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抓住了市场经济的精髓,市场竞争,败者不一定为寇,但一定胜者为王;第三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指出了市场经济能够持续运行的机制;第四句,“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不要老是胡思乱想,叽叽歪歪,有想法赶紧行动才是王道。区块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和比特币一起诞生,也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一)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种诞生于2009年的互联网加密货币,也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共识主动性的对等公开网络。因为百度百科对比特币敷衍了事的态度根本无法解释比特币的运行机制,所以这两者都有必要加以解释。

  说比特币是加密货币,主要是因为加密算法在比特币的生成和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通用是指比特币的超主权性,即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以跟其他国家的任何人直接用比特币进行交易,当然前提是你得相信比特币的价值,重要的是这一概念指出了比特币的适用范围。共识主动性描述了比特币的运行原理,共识主动性是一个群体智能的概念,是指在一个共识群体中,个体单独行动的机制。在主动共识性的机制作用下,这个群体无需中枢控制系统,群体内部成员间也无需直接交流信息,个体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单独地、连续地相互修正和自我更新,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生态环境,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这个机制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当然,因为这个机制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社会学表达,说明了比特币网络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共识主动性在比特币网络里的一个例证是挖矿,矿工在金钱利益的诱惑和刺激下竞相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了比特币网络的利益最大化,一个是提升了网络整体的安全性,一个是吸引了众多的资金参与比特币网络,一个是激发了成员推广比特币的意愿。

  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共识主动性如何实现,比如无需中枢控制系统如何实现,群体成员从哪里获得信息同系统进行协调?比特币给出的答案是对等公开。对等网络又称P2P网络,不过这个P2P不是Point to Point的点对点,而是Peer to Peer的端对端。这两者并不是同层面上的东西,两者的区别在于point to point是一种物理层面的同等单元的数据传输协议,通常情况下它和protocol连在一起称为PPP协议,相对于peer to peer ,point to point也更为底层,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更具有想象空间。Peer to peer是一种数据共享协议,各个端点既可以做客户端,也可以充当服务器。因为每个客户端自身即是服务器,因此在理论上并不需要中央服务器,可以实现权力的去中心化,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

  比特币是一种诞生于2009年的互联网加密货币,也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共识主动性的对等公开网络,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这意味着它是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指出了其跟中心化的网络的区别,但去中心化是P2P网络的共同特点;第二,它指出了其跟传统的P2P网络的区别,传统的P2P网络是为了做什么,而比特币则是利用P2P网络做什么,即比特币为自己本身设定了目标,这个是比特币与传统的P2P软件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因为这意味着不仅要使权力分散化,还要使分散的权力能够通过一定的机制统一起来为其自身的目标服务,即为比特币成为货币服务,为比特币网络更加健壮服务,比特币网络事实上是一个被提前设定了清晰的目标的分布式协作系统,目的是为了比特币自身的良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比特币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进化的系统,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去中心化自治系统。这也正是前面说过的共识主动性的指向。

  共识主动性得以实现的另一个前提是要有充分的信息交流,但这种交流不能从参与成员那里获得,因为去中心化往往伴随着对成员的信任的消解,参与者相信的不再是某个成员,而是成员所在的这个系统本身,所以需要系统自身带有充分披露信息的功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比特币网络使系统本身的信息公开透明达到了最大化。但同时由于只有系统本身可信,系统内部的成员并不可信,所以就产生了相对于系统其它成员匿名的需求,在设置上表现为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化名在前台完成多样化的操作,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化名,他们的操作都将对整个系统公开。正是由于系统和成员、成员和成员之间的这种内在矛盾,比特币网络就不得不在系统层面上完成信息的公开,而在成员层面上借助各种化名实现信息公开的同时保证信息的安全。

  但比特币毕竟是以货币为标的进行设计的产品,所以比特币不仅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取信于人,它还需要作为一种货币取信于人,因此它需要根据货币的特性进行定向设计。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吸取了前几代电子货币失败的教训后,引入了区块链的概念对已有的各种概念和技术加以整合,包括系统的目标管理、共识主动性、端对端网络、匿名性与公开性的对应设计。如果仅仅只是整合,加密货币或许就轮不到中本聪来发明了,他能发明比特币是因为他还往里面添加了新的东西,最终完成了整合的比特币显示出其独有的特点,而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就这样诞生了。

  (二)比特币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整合的结果,这些技术以新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数据记录与存储和表达方式,有人将这种记录、存储与表达规则称为是数据库的维护方式,这个数据库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最初是为了完成比特币的货币化产品设计而设计,而货币在互联网上表现为有着某种规格、某些要求和某种形式的数据,为了保证符合这些规格、要求和形式,比特币的区块链设计了自己独特的数据记录、存储与表达的规则,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建立这些规则呢?因为在这个系统中,只有系统本身值得信任,所以这些数据记录、存储与表达规则的创设是为了建立人们对比特币系统的信任。

  人们为何能对一个系统建立信任呢?这就是区块链大展身手的地方了,韩锋博士的《区块链的运行原理和发展》这篇文章对信用系统如何建立作了比较通俗化的解释。作为一种货币性产品,比特币如果想要使人们建立起对这个系统的信任,它就必须解决其作为货币性产品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货币根本性问题有3个,一个是货币发行权,一个是货币流动性,还有一个是货币真实性。比特币的货币发行权由系统规定的发行规则保证,货币流动性靠出块随机性的激励机制保证,货币真实性靠记账保证。但对解决传统货币弊端的比特币来说还有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货币的发行、流动和记账规则不能随意变更。也就是说比特币的根本性问题有四个,分别是:系统运行的规则不能变更、货币发行权由系统规则设定、货币流动性由激励机制的设置控制、货币的真实性由记账规则保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是比特币系统自身能够解决的,而需要由设定系统的上位规则设定,而负责设定这个上位规则的就是区块链。

  比特币的区块链设定的系统性的规则变更有51%条件。为什么是51%呢?因为达到了51%以后,就超过了区块链的可控范围,这说明了系统设计受到现实的掣肘而难以达到完美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下只能想办法使变更不能那么容易,因为变更过于容易,系统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系统的信用也就无法建立和维持,系统也将陷于崩溃。51%条件的设立更多应是一个综合平衡的结果,去中心化事实上是由这个规则派生出来的一个原则。只要这个上位性的规则能够守得住,其他的规则的可信性就能得保证,因为任何规则的变化都需要上位规则的确认,上位规则没有变化,所以只要证明下位规则自身及其协同作用是可信的就足够了。因为上位规则已经预先写定,重要的就是证明下位规则为何是可信的。那三个下位规则中发行权和激励机制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太大,所以讨论通常主要集中于货币的真实性如何保证上。但任何下位规则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都不是孤立的,因此仍需比特币规定的上位规则加以说明。比特币没有明示的上位规则还有两个,一个是现有的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一个是规则如果遭到修改会怎样。后者因为会引起各方面的重大后果,目前还无法完全设想,也没有必要去设想,所以这里只对前者进行说明。

  比特币网络作为一个货币的发行、支付和结算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账簿系统,只要发行、支付和结算过程中的账目能够对的上,就说明这个系统是正常运行的,没有人造假币,当然这个系统还要保证没有人能够有造假币的能力,如果有人造假币该如何处理。然而,作为一个公开的分布式账簿,比特币网络需要解决的是谁来记账、把账记在哪里的问题,之后还要解决记账者记账动力从哪里来、记账者如何才能不记假账(既要保证有人做假的交易时通不过账簿的检验,也要保证记账者本身想记假账时也通不过账簿的检验)、如何记账等一系列问题。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比特币网络里的记账者是矿工,矿工负责把交易记录记到数据区块里,为了鼓励矿工记账,系统会按照规则把某个区块里的比特币随机地奖给记账的某个矿工。那么如何保证不会有人造假币进行交易呢,或者说如何保证造假币进行的交易通不过呢?这个就涉及到了中本聪添加的新东西:时间戳。这正是区块链与众不同的地方,区块链不仅关注数据区块里的内容,也关注数据区块本身,把数据区块的内容与数据区块本身通过时间戳联系了起来。

  时间戳为什么会出现?这是由账簿的性质规定的,矿工把账目记入了区块,因此一个区块就相当于一页账簿,每笔交易在账簿中的记录可以自动按时间先后排列,那么账簿的页与页怎么衔接起来?也就是说这一个区块与下一个区块的继承关系如何断定就成为了问题。于是时间戳就出现了。时间戳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使数据区块形成了新的结构,这个新的结构使各个区块通过时间线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区块的链条,因此也称为“区块链”。区块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使得账簿的页与页的记录也具有了连续性。通过给交易印上时间标签,使得每一笔交易都具有了唯一性,这就使交易本身在区块和区块上的哪个位置上发生可以精确定位且可回溯,给其他的校验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确定性,也使得整个比特币网络能够确定性的验证某笔交易是否真实。这是因为比特币网络是公开的,公开意味着系统知道过去发生的发生的所有交易,而任何新的交易都继承自过去的交易,因为过去的交易是真实的,而且链条的各个区块记录由时间戳链接起来使之环环相扣,所以如果想要制造一个假的交易,就必须在区块链上修改过去的所有交易。尽管在挖矿的过程中,形成了多个链条,但因为最长的那个被诚实的节点所控制,所以想要修改过去的交易,首先就要从头构造出一个长度比最长的那个还要长的链条,在这个新的链条超过原来的那个链条后,才能制造双重支付的虚假交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制造新链条的难度和成本都是呈指数级上升的,而且随着链条越来越长,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因为去中心化的设置,比特币的各个核心客户端同时又是服务器,保存了比特币网络的完整数据,因此使得对比特币网络的攻击很难像对传统的中央服务器那样奏效,一般情况下很难对比特币网络构成重大冲击。在结果上,比特币网络通过区块链设定的各种规则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构建了一个难以攻破的、公开的、难以篡改交易记录和制造虚假交易的诚实系统。

  (三)区块链

  相信到这里,睿智的读者一定看出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何在。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在于其通过对已有技术的整合,并对存储数据的区块打上时间戳使其形成一个连续性、环环相扣的诚实的数据记录、存储和表达的结构,最终目的是通过区块链的各种设定建立一个保证诚实的系统,所以将其称为能够保证系统诚实的数据库也可以。因为区块链的设定,应用层面天然具有诚实的特质,诚实意味着系统可以信任,而诚信正是商业活动开展和繁荣的前提和催化剂,所以区块链技术被大机构看上并非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在一个诚信的系统里许多需要审查的繁琐手续可以节省,许多因数据缺乏透明度无法开展的业务可以展开,而区块链的扩展性如果比较好,社会的自动化程度也将整体大幅提升。

  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比特币的区块链毕竟是为了比特币的货币化产品设计而定制,因此比特币的区块链的特点并不一定就是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特点。这可能意味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形态可能尚未确定下来,只能说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具有某些特点,但目前的这些特点基本上都是从比特币上推导出来的,能不能作为定论还有待商榷。很多人也指出在其上搭建应用面临着种种限制,所以区块链可不可以有多种形态、多种用途、多种规格设定,现在仍在探索中。目前的努力有的是改造比特币区块链,有的是新建区块链,有的是拓展比特币区块链的外延,但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意味着对区块链技术自身的研究和改造仍有待加强,毕竟有了一种可以创建诚信系统的技术,却只能止步于此,没有办法将其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的实际运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以这个可信的系统位依托开展业务或对社会加以改造,算不上什么好事。

  但是近一年来有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和纳斯达克等金融对区块链的研究可谓是如火如荼,那么为什么会是他们对这一块特别关注?很可能是它们的业务本身跟比特币的性质非常接近。他们的业务大都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连续性强、自动化需求大,从事的业务对信用度有相对比较高的要求等特点,这跟区块链能够提供的好处是高度契合的。这也基本上说明了区块链技术早期最可能会跟具有哪些特点的业务结合起来:标准化程度高、连续性强、自动化需求大、资质证明要求多。

  现实中类似于比特币网络这种具有公信力的诚实系统其实是非常需要的,比如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中,由于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复杂安排会涉及到众多的单据,因此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记账会大大节省纸质单据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然而使用谁的电子商务平台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使用利益相关各方自建的电子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就很容易受到质疑,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往往耗资不菲;如果使用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的经营稳定性(包括财务、政策、网络攻击等各种情况引起的问题)和信息安全性又难以保证,沟通协调成本也会大幅增加。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连续性和公开透明性都已经得到了证明,如果能把此类业务直接建立在这样已证明了可靠性的网络上,将极大地降低降低社会的安全和信用成本。所以尽管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已经大大节约了成本,但如果能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公共信用系统,成本仍有进一步节约的空间。

  这种事情举一个例子比较容易明白,比如在功能上与比特币网络有诸多相似的支付宝。支付宝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和大量资金,同时又以自身的资产为保证才取得了社会的公信力,然而一次光缆被挖断就几乎造成了社会危机,这多少说明了中心化的平台在连续性上总有那么一点不可靠;另一个是支付宝是一个封闭的平台,它的开放,尤其是向其他商业组织的开放,需要他们交换相应的代价才可以,而有些东西,支付宝还会因自己的利益不开放。客观的说,近几年,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大平台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同时因它们这些大平台的利益保护而制造的准入政策造成的社会损失不在少数。相形之下,通过区块链建立的比特币网络的的连续性更可靠,同时又因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使用几乎相同的服务时,用户所需支付的代价几乎为零,也不会受到那么多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各种需求,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这时候一个公共的信用系统会完全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不用像担心支付宝或微信那样担心其可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而阻碍创新,阻碍商业的连通性。

  从政府层面来说,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提供此类公共产品本身就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中国的资本运用效率远低于美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透明,部门协调成本极高,且利益保护现象极为严重。如果能从技术上用区块链以较低的成本打破这些阻碍,建立一个公开的社会公共征信系统,中国的整个社会成本都有望大幅降低,效率也将大幅提升。其次是便利了监管,透明的数据不仅将大大降低监管部门的工作量,这一部分是因为很大一部分工作量转移给了社会监督,任何异动都很难逃过众人的眼睛,而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将转向治理。而对于跨境支付这一块,银行转账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种繁琐的审查手续,这些繁琐的审查手续存在本身是否真的必要呢?还有那些高的让许多人心痛的费用真的不能消除或降低吗?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使手续变得更快但各项审查更早完成吗?区块链技术将来在这里或许会有一席之地。

  应该看到,尽管用区块链技术所建立的系统本身是诚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来自系统以外的信息就是诚实的,更多的时候这只意味着区块链诚实记录了并储存了这些数据。比如认证,认证工作往往是在线下完成,即使区块链能够存储文字、图片甚至多媒体信息,也并不意味着那些信息是真实的,这只意味着区块链真实记录并存储了这些信息,之后发生业务纠纷时可以作为对比的凭证。这也就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目前是有相当大局限性的。它的应用应首先考虑那些本身适合在互联网上开展的业务。

  还有就是匿名性的问题。这其实是个权限的问题,不一定所有的设置都要按照比特币的设定来。比特币的独特设计引发的内在矛盾规定了其只能按照那种方式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而其他的应用应设计更符合自身特点的权限规则。这可能会产生理念之争,但市场只选择能够适应竞争需求的理念。所以无论根据什么样的理念设计产品,最终都还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所以产品设计者无需过于顾虑理念之争。

  前面曾多次提到自动化,可能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实自动化是区块链技术提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比特币网络实际上就是一个接近于自动化或存在完全自动化可能性的网络。这一点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其是高盛等金融机构青睐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原因,因为金融交易需要网络能够自动记录和存储交易数据,也能够允许参与者通过设置条件在网络上自动进行和完成交易;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这方面提供的可能性为社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智能合约等一系列高等级应用留下了开发的余地。理想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最终或许能够同物联网建设结合起来,但这显然并非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业,因为一是区块链自身的适应性现在仍备受考验,另一方面则是配套设施的状况堪忧。如果区块链会大有前途,现在或许可以判断一下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阶段。运气好的话,区块链的乔布斯可能正在大街上到处追着人推销蓝盒子;更乐观的话,第一代苹果机可能已经出来了,但现在无论如何现在肯定还没到乔布斯领着苹果的高管骗走施乐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的阶段;因为很显然那些可能会使区块链技术发生革命性转折的东西还没有出现,也可能它们已经出现了,但还没有引起某些公司或公众的注意。区块链的乔布斯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既然参与了市场的竞争,区块链也应该随着市场的波动浮浮沉沉,在市场中证明自己的适应性。

浏览 (5371)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9) | 反对(0) | 发布人:情人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47)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7)


Copyright ©2008-2024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