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水:中庸 第二十八章 自用
本章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礼”。因为按孔子话说,夏礼已不可考证,而殷礼虽然还在他的先世之国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不是“当世之法”(朱熹语),也已是过去的了。所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意给他加上复古帽子。
中庸之道的本质,就是合乎自然,顺乎人情,适乎时宜。《礼记·正义》说:“上经论贤人学至诚,商量国之有道无道能或语或默,以保其身。若不能中庸者,皆不能量事制宜,必及祸患矣。因明己以此之故,不敢专辄制作礼乐也。”而孔子有其德而无其位,故只能是“从周”而已。
所以遵循中庸之道,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越位,不退缩,承担自己该担负的责任,忠于自己肩负的使命,不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①,生乎今之世,反②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③。今天下车同轨④,书同文,行同伦⑤。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⑥;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⑦;吾学殷礼,有宋存焉⑧;吾学周礼⑨,今用之,吾从周⑩。”
【注释】
①自用: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意思。自专:独断专行。
②反:通“返”,引申为复兴、复辟的意思。
③议礼:议订礼制。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考文:考察文化传承。文,礼乐法度。指以礼乐教化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
④车同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遵从相同的标准。轨,车辙。
⑤书同文:指字体统一。行同伦:指伦理道德相同。
⑥作:改作,即修订创制。乐:音乐,指文化艺术。通过礼乐教化治理天下。
⑦夏礼:夏朝的礼制。杞:国名,传说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征:验证。
⑧殷礼:殷朝的礼制。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⑨周礼:周朝的礼制。
⑩以上这段孔子的话散见于《论语·八佾》《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却要返回古代道路上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不是天子就不要议礼制,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规范文字。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孔子说:“我述说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高智峰批红)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始麒麟:万物生光辉
- 先天苦竹:望月愁
- 通天建木:绿旋风
- 化风行万里:无题(2025年6月27日)
- 化风行万里:山海情
- 化风行万里:蚂蚁负馒
- 化风行万里:云山
- 化风行万里:无题
- 化风行万里:天地龙鳞
- 化风行万里:赞韵染山河集群主
- 化风行万里:一眼望亿年
- 化风行万里:梦一场
- 化风行万里:刀剑如梦回马枪
- 化风行万里:凤求凰
- 灞陵散人:斗志与干劲 赵景贤
- 化风行万里:无题
- 独孤政:侠客行之暂说再见
- 独孤政:侠客行之初论傲骨
- 独孤政:侠客行之中材难予
- 独孤政:侠客行之脚步放缓
- 独孤政:侠客行之友情链接
- 独孤政:侠客行之百花齐放
- 生死簿:白虎归来
- 二师兄:哪些文章会被删除
- 信用城:心中有路
- 信用城:关于收支两条线
- 易乐易独孤政:佛陀的传说
- 独孤政:我是佛陀一滴泪
- 信用城:自由
- 玉蛟龙:《圣人无名》
- 玉蛟龙:只管今世逍遥
- 易乐易:侠客行之一日为父
- 玉蛟龙:山不在高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