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水:中庸 第三十二章 至诚
本章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
“大经”,指五伦——五种人际关系;“大本”,指性之全体,如仁等。这二者都需要高度的诚实,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大经”理顺了,“大本”立起来了。“大本”的核心——仁,也十分笃实,像渊水一样深静,像浩天一样广博,这样崇高的道德自然会独自挺立,无须依托任何东西。这是只有已达到和天同德的圣人才能了解的道理。
只有至诚的心灵,才具备经纬天下的资格,否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朱子说:“大德之敦化,亦天道也。然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则亦非二物矣。圣人天道之极致,至此而无以加矣。”全篇极力形容“至圣”和“道”的同一。
【原文】
唯天下至诚①,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②,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③?肫肫④其仁!渊渊其渊⑤!浩浩其天⑥!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⑦,其孰能知之?
【注释】
①至诚:最诚。
②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大经:常道,如五伦。大本:根本的德行,如仁义礼智等。
③倚:依傍。
④肫肫(zhūn):与“忳忳”同,诚挚的样子。
⑤渊渊其渊:圣人的思虑如潭水一般幽深。渊渊,形容水深,《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
⑥浩浩其天:圣人的美德如苍天一般广阔。浩浩,广大,旷远。《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
⑦固:实在。达天德者:通晓天赋美德的人。
【译文】
唯有天下最诚的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大纲,树立天下的根本道德,知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除了至诚还有什么可依傍的呢?至诚的人,他的仁德是那样的诚恳,他的思想像潭水一样深沉,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假如不是确实具有聪明睿智通达天德的人,又有谁能够知道这个道理呢?
(高智峰校正)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万寿藤:孤勇者
- 始麒麟:陕西愣娃
- 无法无天:无题---樊卓璇
- 始麒麟:万物生光辉
- 先天苦竹:望月愁
- 通天建木:绿旋风
- 化风行万里:无题(2025年6月27日)
- 化风行万里:山海情
- 化风行万里:蚂蚁负馒
- 化风行万里:云山
- 化风行万里:无题
- 化风行万里:天地龙鳞
- 化风行万里:赞韵染山河集群主
- 化风行万里:一眼望亿年
- 化风行万里:梦一场
- 化风行万里:刀剑如梦回马枪
- 化风行万里:凤求凰
- 灞陵散人:斗志与干劲 赵景贤
- 化风行万里:无题
- 独孤政:侠客行之暂说再见
- 独孤政:侠客行之初论傲骨
- 独孤政:侠客行之中材难予
- 独孤政:侠客行之脚步放缓
- 独孤政:侠客行之友情链接
- 独孤政:侠客行之百花齐放
- 生死簿:白虎归来
- 二师兄:哪些文章会被删除
- 信用城:心中有路
- 信用城:关于收支两条线
- 易乐易独孤政:佛陀的传说
- 独孤政:我是佛陀一滴泪
- 信用城:自由
- 玉蛟龙:《圣人无名》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