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记忆:《菜根谭文言文译文》拔去名根,融去客气
摘要:菜根谭文言文译文
明朝洪应明著原文:
【评语】争名奇利之累人所共知,而名利之诱惑确也太大。一个人不铲除名利观念,随时都会有追逐名利的念头产生,不论他如何标榜清高声称退隐林泉,都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托词。尤其在唐朝,退隐成了争名的一种必然方式,即所谓“终南捷径”。许多人不如意时便高歌隐退,一有时机,便马上出世。唐代的卢藏用本来功名心很强,可是他却善于造作而隐居京师附近的终南山,当他由于清高之名而很快获得朝迁征用时,他竟毫不隐讳的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趣!”只有正气一身,道德纯真的人才可能淡泊名利,其实一个人隐世出世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看他的修养,是正气居多还是私心杂念满身,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利国利民。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译文】名利思想没有彻底拔除的人,即使他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仍然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广被四海以至遗留万世,其结果仍然算是一种多余的伎俩。
【注解】名根:名利的念头,即功利思想。千乘:古时把一辆用四马拉的车叫一乘。一瓢:瓢是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尘情:俗世之情。
【译文】名利思想没有彻底拔除的人,即使他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仍然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广被四海以至遗留万世,其结果仍然算是一种多余的伎俩。
【注解】名根:名利的念头,即功利思想。千乘:古时把一辆用四马拉的车叫一乘。一瓢:瓢是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尘情:俗世之情。
【评语】争名奇利之累人所共知,而名利之诱惑确也太大。一个人不铲除名利观念,随时都会有追逐名利的念头产生,不论他如何标榜清高声称退隐林泉,都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托词。尤其在唐朝,退隐成了争名的一种必然方式,即所谓“终南捷径”。许多人不如意时便高歌隐退,一有时机,便马上出世。唐代的卢藏用本来功名心很强,可是他却善于造作而隐居京师附近的终南山,当他由于清高之名而很快获得朝迁征用时,他竟毫不隐讳的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趣!”只有正气一身,道德纯真的人才可能淡泊名利,其实一个人隐世出世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看他的修养,是正气居多还是私心杂念满身,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利国利民。
(高智峰校正)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独孤政:作茧自缚之无憾
- 独孤政:聚沙成塔之自相矛盾
- 独孤政:初论义工
- 虚拟国高山流水:会员必须记得这一条红线 独孤政
- 虚拟国董事长:再论鹅毛 独孤政
- 雪花:求不得
- 高山流水: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
- 独孤政:做花
- 高山流水:最想和妈妈说的话
- 高山流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高山流水:宁为枯骨不负心
- 高山流水:世无绝对
- 高山流水:行者无疆
- 高山流水:常怀道德之心
- 高山流水:感君祝福之语
- 佚名:故乡的河
- 佚名:故乡的河
- 独孤政:决策者十不可
- 独孤政:新怀疑主义---佚名
- 独孤政:虚拟国财产保护法
- 高山水:《满江红》 岳飞
- 高山流水:顽石藏玉,朽木藏金
- 高山流水:惟愿此生无犹怨
- 高山流水:人与科技共同进步
- 高山流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高山流水:上善若水,淡于名利
- 高山流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高山流水:还看今朝
- 高山流水:带着回忆,寻找希望
- 高山流水:致父母的一封信
- 高山流水:所谓取舍,适时而定
- 高山流水:千音共传唱
- 高山流水:传承历史,缔造未来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