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谨:初冬(五一六)
初冬(五一六)
很多的犹太人,并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做事情也是没有什么底线。对于他们来说,目的很简单直接,就是利益。中国人救了他们,他们想到的,并不是什么报恩,是想要举起屠刀,准备屠杀我们。只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机会而已。
很多人说,犹太人就是这样的德性。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不注意?还要觉得他们是受害者?
有些人总是想要用着似是而非的回答,来掩盖事情的真相。
就像是看到一段文字,里面记录着作者对司马南和温铁军的鄙夷,说二人是混淆视听,把私有和私有化进行着大混合,并没有搞清楚;然后说着他的一段经历,刚参加工作,公司已经亏损五百万,还有种种麻烦,不进行私有化进程怎么办?然后说,某想是具有代表性,如何如何的。
这就有些扯淡了,可能是闲着蛋疼吧。
对于这样的人,我是想要骂娘的,毕竟他(她)说得,只是表面,而不是根本,也不是基本性质。怎么不说说,为什么公司亏损?那些产品销售的很好,就是亏损,钱都哪去了?公司需要改革,需要赚钱,就开始上马新项目,结果是新项目贷款,弄得一塌糊涂,然后公司倒闭,工人下岗,没有地方生存,只能是靠老婆出去卖,才能活着。这也是瓦房店为什么会被叫做黄城的原因。
怎么就不说最根本的?怎么就说前面有地雷,后面有老虎?怎么就不说,工厂是被贪污贪倒闭的?就像是原来厂长移民,很多人都说跑了。结果过了几年,厂长回来做生意。用某一个人的话说,谁敢抓?牵连多少人?白送礼了?吃完抹净就完事了?
这个作者怎么不出来说,为什么会是这样?
当时,一刀切,就是上面说下岗分流,让很多人都没有了生机,厂长是贪污无数,没有人去关心,怎么就需要私有化进程?有经历,就没有可能会说出这样的理由,是不是给作者钱了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很多人对于当时情况是深恶痛绝。毕竟是突然之间,工厂就开始倒闭,几乎是百分之百。什么情况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倒闭?作者出来说一下,百分之百的工厂就是百分之百不赚钱?这有些说不过去,还不如说,厂长贪污,把工厂贪倒闭了。
说道某想,翟山鹰就说过,曾经国家拨款贰佰亿(可能是贰佰多亿,具体的数字我记不住,只能是记得最基本的是,贰佰亿)。作者开始制造厌恶,说着各种理由,成立吗?国家拨款,说明了什么?给私有公司拨款?可能吗?而且,当时的贰佰亿,并不是今天的贰佰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拨款的数额是多么巨大。然后,某想就成为私有公司?然后就说是改革所需?然后就说,这是私有化进程?按照这个推理,可以把茅台变成私有的,五粮液也是这样。只是忘了,它们是否是被国家拨款?拨款就可以成为私有的,故宫好像是拨款修缮,是不是也是私人的?长城也是这样吧,是不是也是可以成为私有的?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兰陵剑客:苦:茶凉人散后
- 飞来飞去:酷相思-樱桃
- 稻草人:躺病(一分钟小说)
- 潇湘影子:别样英豪
- 潇湘影子:遥远的月亮
- 潇湘影子:别样英豪
- 潇湘影子:伴儿
- 我亦是南风:原谅我这么晚才找到你
- 兰陵剑客:五绝-孟夏
- 我亦是南风:旧木桌上的春信
- 我亦是南风:在文字里与你春秋
- 我亦是南风:雪融春启处,心烛照归途
- 我亦是南风:赠你百合与春风
- 琼州雨梦:母亲节有感
- 兰陵剑客:夏天的手
- 赵宇轩:五绝·一个早晨
- 临峰愚叟:《琵琶行》品读分享
- 禾文:著名画家段性涛先生书画作品赏析及题画诗词
- 悠悠:梨头之香
- 悠悠:《母亲》
- 冯道阳:《破惑》
- 道阳:《当你老了》
- 兰陵剑客:夏日燕賞堂-立夏
- 赵宇轩:五律·一天早晨
- 扬帆起航:《网殇》
- 赵先生:听雨
- 孤旅者:《常在》
- 兰陵剑客:岁月里闪亮的星星
- 禾文:中华赋
- 禾文:尧羽连翘茶赋
- 禾文:女娲娘娘庙赋
- 禾文:平阳赋
- 孤旅者:《战•争》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