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桉: 春绘南山·陈家圪垯的诗意笔触
作者:蓝桉    发布于:2025-03-28 23:31:45    文字:【】【】【
摘要:2025-3.28
当第一缕春风悄然拂过城市的街巷,我便按捺不住对自然的渴望,背上行囊奔赴南山陈家圪垯山区,赴一场初春与山水的约会。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岁月长河中诸多的历史文化沉淀,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待我细细翻阅。
 
踏入山区,宛如踏入了一幅徐徐展开的淡彩画卷。脚下的土地尚带着冬日残留的微寒,却已在悄然间苏醒。枯黄的草丛根部,嫩绿的新芽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怯生生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像是大自然藏起的细密针脚,正一点点织就春的锦缎。我蹲在路边,迫不及待地打开速写本,用铅笔轻柔地勾勒出这些初绽生机的小草,那微微弯曲的线条,仿若它们在风中轻舞的身姿,记录着生命破土而出的倔强。
 
沿着蜿蜒的山径上行,山间溪流破冰潺潺流淌,奏响了春的乐章。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子圆润光滑,被水流冲刷出岁月的痕迹。溪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刚刚泛起一层朦胧的绿意,宛如笼罩着一层薄纱。我凑近细瞧,柳芽如同米粒般小巧玲珑,嫩绿中透着鹅黄,散发着清新的气息。选了一处溪边巨石坐下,支起画板,我试图以灵动的线条捕捉垂柳的婀娜,溪水的蜿蜒,让纸面流淌出春的灵动韵律,每一笔都似在与自然轻声对话,诉说着对它的钟情。
 
行至山腰,错落的梯田渐次映入眼帘。初春的梯田尚未完全被绿意填满,却别有一番景致。田埂上残留的积雪星星点点,与新生的嫩绿麦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银白与翠绿交织的奇妙画面。农舍旁,几树杏花如烟似雪,花瓣随风飘落,洒在屋顶、院落,仿若一场梦幻花雨。此处的农舍,皆是用当地特有的青石块垒砌而成,质朴而坚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数百年,默默诉说着先辈们在此垦荒拓土、繁衍生息的艰辛历程。据村里老人讲,陈家圪垯的先辈们为躲避战乱,于明清时期迁徙至此,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在这深山之中开辟出了一方世外桃源。他们世代遵循着古老的农耕习俗,春种秋收,对土地饱含敬畏之心,这份执着与坚守,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流淌在每一寸土地里。
 
我沉醉其间,以俯瞰之姿将这田园春景铺陈于速写纸上,用疏密有致的线条展现梯田的层次,用橡皮擦出积雪的晶莹,再点染几抹粉白的杏花,此刻,手中的画笔仿若有了魔力,唤醒了纸面上沉睡的春天。不仅如此,我还特意在画面的边角处,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农舍独特的轮廓,试图留存这份历史的韵味。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在春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光,给山谷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山风呼啸而过,却不再有冬日的凛冽,而是带着蓬勃的朝气,鼓动着我的衣角,也鼓动着内心创作的激情。我伫立良久,将眼前壮阔的山川、朦胧的春景深深印刻在脑海,而后挥动画笔,在画纸上纵横驰骋,用豪放的笔触勾勒山峦轮廓,用细腻的色调晕染春的温柔,试图把这南山陈家圪垯初春的磅礴与旖旎全部封存,让这份来自山间的春意透过纸张,传递给每一个向往美好的灵魂。
 
当夕阳西下,余晖给大地镀上一层金边,我才带着满满的画稿与回忆,不舍地踏上归途。这一趟初春的写生之旅,于我而言,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探寻,更是灵魂在自然怀抱中的重生,南山陈家圪垯的春景,已然成为心中永不褪色的诗画篇章。我深知,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会如同璀璨星辰,持续照亮我未来的艺术之路。
浏览 (183)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3) | 反对(0) | 发布人:蓝桉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搜索
 
 
投票调查
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
 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1754)
 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215)
 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165780)


Copyright ©2008-2025   悟能(二师兄)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824号-1    

 
 
访问统计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