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
《乌衣巷》
品读分享
临峰愚叟
石头城(唐 刘禹锡)
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面,战国时为楚国金陵城,三国时重建,改名石头城。秦淮河沿着石头山边流入长江。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与白居易相遇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漫游了六朝古都。诗人目睹金陵城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国是日非,感慨万千,吊古伤今,写了《金陵五题》,《石头城》是其中的第一首。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意译:
群山环抱的故都,四周遗留的城墙还在;潮水拍打着荒凉的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月亮,如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仍然会爬过石头城的矮墙。
注:
淮水:指秦淮河,河水穿过石头城。六朝时秦淮河两岸最为繁华,是王公贵族醉生梦死的乐园。
女墙:矮墙,城垛)
简析:
六朝故都,山川形胜,城的东西南三面,仍是群山起伏,那虎踞龙盘之势依然未改,可盛极一时的六朝繁华已成过眼烟云,北面的潮水拍打着空城也带着寂寞遗憾地退了回去。“古人不见今世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初唐张若虚语),照见过秦淮竞豪奢生活的“旧时月”,而今依旧照着这座寂寞的空城,这是六朝统治者谁也见不到的。
作者吊古伤今,借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来抒发自己对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诗忌直,“‘潮打空城寂寞回’,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感溢于言外,得风人之旨。”(王鏊《震泽长语》)
乌衣巷《金陵五题》之二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意译:
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桥边上已经长满了野花野草,一派荒凉;日薄西山,乌衣巷口,斜阳残照。春天来临,燕子回归,从前栖息在王、谢厅堂的燕子,而今却飞入普通百姓家里来筑巢。
注:
乌衣巷:金陵(今南京)城里的一条街,位于秦淮河南面。东晋时是豪门士族聚居之地,开国元勋王导、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居住于此。
朱雀桥:秦淮河上的一座桥,面对金陵城南的朱雀门,是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王谢:王,指东晋开国元勋王导;谢,指淝水之战的指挥者谢安。
简析:
这是一首有名的怀古咏史诗。
前两行写乌衣巷的衰败景象,为下文吊古伤今作铺垫。
后两行借飞燕从王、谢厅堂迁居百姓家,以暗示豪门的没落。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十云:“言王、谢家成民居耳。”沧海桑田,显赫一时的王、谢已成过去;历史无情,而今炙手可热的人物又岂能久长?
谢枋得《唐诗品汇》卷五十一云:“世异时殊,人更物换,高门甲第,百无一存。惟朱雀桥、乌衣巷之花草、夕阳如旧。不言王、谢第宅之变,乃云旧时燕飞入寻常百姓之家,此风人之遗,巧矣。”
作者简介:
孙传松 字恒苍,号临峰愚叟。男,1938年生,四川资中兴隆人。
幼入私学,寒窗五载,改上公学,初中高中而高校,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毕业分配入省委组织部。1969年4月,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号召,从四川省委组织部调至军工企业国营467厂,参加三线建设。
重庆江津三线战士,杏坛底层一介布衣。
现为中华诗词家联谊会会员、中华诗词家协会理事、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心潮诗友、重庆市江津区作家协会会员。
- 悠悠:行香子
- 兰陵剑客:缝隙(外二首)
- 赵宇轩:五绝·秋夜
- 兰陵剑客:抖音闲对
- 祖龙:未来的底片
- 祖龙:望女成凤
- 兰陵剑客:晨光缝补残梦
- 临峰愚叟:临峰愚叟(孙传松)恒苍小律集句18首
- 兰陵剑客:抖音闲对
- 赵宇轩:五律·秋夜
- 兰陵剑客:硯沉冬雪寒
- 兰陵剑客:七绝-新秋
- 天涯孤客:七绝
- 混沌:把酒叹平生
- 赵宇轩:五律·秋天来了
- 禾文:《有你就好了》三章
- 兰陵剑客:初秋
- 飞来飞去:闲
- 临峰愚叟:临峰愚叟(孙传松)恒苍山行小律10首
- 兰陵剑客:七绝–立秋
- 飞来飞去:望江怨-梨花落
- 赵宇轩:五律·秋天来了
- 江北布衣:晚风里的念想
- 江北布衣:檐下的慢时光
- 兰陵剑客:被月光晒伤的夜晚
- 兰陵剑客:五绝–骄阳
- 人民公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兰陵剑客:荷叶(外一首)
- 临峰愚叟:临峰愚叟(孙传松)借鉴古人语言艺术,以资创新(续B)
- 兰陵剑客:抖音闲对
- 赵宇轩:梦行云·干活日当午
- 兰陵剑客:夏日物语
- 兰陵剑客:抖音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