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敏:论一棵古树的倒下
论一棵古树的倒下
作者:周诚
前几天,与友人叙旧,无意中聊到了我们小时存在过的一棵古树。一棵方圆百里无人不知的平顶树!当时也是被人传诵的地理标志!(注:沈丘县志有记载)据说:老年人也回忆不起是哪朝哪代种的,因此也就无主,只好姓公吧!
有诗曰:
高耸入云端,
百里平顶見 ;
传说有神灵,
信众数万千 。
其实也不过只是一株椿树吧了。
它高耸入云、冠大如林、顶端却是平的,躯干需六人而合围,也许因此而稀奇。
它又是一株神树,受着乡下信众的顶礼膜拜。每到农历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或三五成群,或一老妪带一、二幼童,前来祈福求愿很是热闹,但周围的庄稼却不能受其庇护,遭践踏之苦。
然而,在1983年农历二月初二,一个风雨交加的上午轰然倒了,其倒下巨大声响一里之外仍能听到,这也许是它发出的无奈的哀嚎吧!倒了,它倒在了沒脚深的麦田中……
倒了!倒了!倒了好!其间不乏欣喜之人,不过,也不外乎信众不能如愿者,树周有庄稼者,希望知道它身高者,以及相关利益者!也包括我!也在幸乐祸——它倒了,它谜一样的身高也得到了证实——大约六十五米吧!我用脚度量着……
我记得它倒下的上午,风仍在刮,雨仍在下,似乎在为它的倒下而唱挽歌!然而从倒下那一刻它就失去了尊严!它
不再受膜拜之礼,代之以刀砍斧剁!我记得,村长振臂一挥,附近的蚕妇村氓,手拿着刀、斧、锯蜂涌而上。村主任在当时,在古树附近庄上的田夫野老中也称得上公知和精英了,岂有不听差遣之理!由于它的身躯太过庞大,以至于每个人有一份,垂髫少年也拾得一篮干柴。在沒倒时,仰看其的小枝在倒下时也显得格外粗大,以至于砍下了却搬不走,但最后还是搬走了,在经历了分割与肢解,剩下了一巨大的、已被蛀虫腐蚀的、驻满蛀虫的、近乎中空的、沒有大用躯干,留在了一片狼籍的现场……
倒了,它居然倒了!以至于原因不能深纠,为什么会倒?细数也不外乎这几种,在无神论的年代里,公社书记烧了树周挂上去的祭汜的、祈福的等一些物品,树根部烧坏了?不会!因为这把火在社员的监管下烧的。同时也向树上鸟巢开了枪,原来神树的顶端住着一只雄鹰,它在历行着捕鼠的重任时也兼顾了村子的小鸡吧了。这并不能作为它倒下的原因吧。神灵被吓跑了?不再庇护它?否!
倒树的关键还是信众自已?迷信平安无事,椿爷之物能逢凶化吉,于是乎,你一撮、他一把的把伤之处整出一大洞,至后来,腐朽蔓延整个躯干,最终,在西风的肆虐下,倒下了,轰然倒下了……细想来,也不对!一个神灵居住过的圣树倒下了……
前些天,秋雨恶缠着这里的天气,百无聊赖之时,就又想起了那圣树,记得在它倒下的那天,我度步丈量其身高时,在腐烂的根部掉落几颗喙木虫(蛀虫),白白的,胖胖的,还在蠕动着,让人恶心!我遂即用脚尖狠狠地一拧,把这让人恶心的蛀虫踏到泥里。刚巧,有分割者用力过猛,震落了一块朽木,啊呀!一堆喙木虫仍在拚命地蠕动着、啃食那块朽木,其状目不忍睹头皮发麻,旋即逃掉了。当时也仅仅如此麻木而已。而今细想,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会倒?自身的腐朽养了太多的蛀虫而已……
与友人谈及此事,也甚感婉惜。也不免有些心灰!但凡翻阅近几十年的历史,怕不免汗流夹背了,外寇施以辱,暂时一震,习惯了做奴才的最后也都揺头摆尾罢了。而内,香客信徒一撮一把不的香灰不足也,御台令卿的蛀虫一般日夜啃食着公有制的大树,凛冽的西风中,岂有不倒之理!
若干年后,信众在其原址上搭了几片破瓦,或许为了记念,或许为了故地重游,不过这都无关紧要的,倒了,倒了,它终会被人忘却……
2014.9.16.上午于百无聊赖之中……
文章搜索
推荐文章
- 禾文:著名画家段性涛先生书画作品赏析及题画诗词
- 悠悠:梨头之香
- 悠悠:《母亲》
- 冯道阳:《破惑》
- 道阳:《当你老了》
- 兰陵剑客:夏日燕賞堂-立夏
- 赵宇轩:五律·一天早晨
- 扬帆起航:《网殇》
- 赵先生:听雨
- 孤旅者:《常在》
- 兰陵剑客:岁月里闪亮的星星
- 禾文:中华赋
- 禾文:尧羽连翘茶赋
- 禾文:女娲娘娘庙赋
- 禾文:平阳赋
- 孤旅者:《战•争》
- 孤旅者:《又灾年》
- 孤旅者:《不得》
- 云公子:《赠花君》
- 禾文:《拙政园赋》
- 孤旅者:《夜书》
- 芳草:相 思 泪
- 芳草:领 悟
- 兰陵剑客:五绝-引水灌溉
- 孤旅者:《疾风扰》
- 潇湘影子:【华清池.哀叹】
- 扬帆起航:《春雨行》
- 孤旅者:《逐光者》
- 孤旅者:《惜花怨》
- 孤旅者:《镀金泥》
- 孤旅者:《古道行》
- 兰陵剑客:我把思念种在有你的地方
- 弱水三千:雨后芬芳
投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