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洞明人心
临峰愚叟
(重庆江津三线战士、杏坛底层一介布衣
孙传松,字恒苍,号临峰愚叟)
史海钩沉,洞明人心
人的思想通常被称作心。粗疏而论,人心可分为公心与私心两大类。
是公心,是私心?立身行事必见分晓。
《吕氏春秋》记载了一个故事,颇耐人寻味。
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去担任南阳令?”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惊讶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么?”祁黄羊正色回答说:“你问的是谁适合担任南阳令,并没有问哪个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赞叹不已,连说:“好,好!回答得很好!”于是任命解狐担任南阳令。全国人民都十分称道祁黄羊。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一个军事长官,哪一个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么?”祁黄羊坦然地回答:“你问的是谁适合任军事长官,并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啊。”平公说:“对!”根据祁黄羊的推荐,平公又任命祁午作了军事长官。这事又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
政治思想家孔子听到这消息后,十分赞赏地说:“祁黄羊的主张真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真正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
所谓“外举不避仇”的“仇”,并非是仇敌,而是指同自己意见不和、私人矛盾大的人。量才据德推荐同自己有矛盾的人担任要职,若无公字当头、不计个人恩怨的胸怀,没有以国家为重、事业为重的人品道德,是万万作不到的。
“外举不避仇”难能可贵,“内举不避子”也不容易,因为推荐自己的儿子任职,难免有任人唯亲之嫌呀。可见,“内举不避子”也须有不计个人得失、毁誉的品德才行。
天下万事,难与易都是相对的。大凡办事有了准则,难事也可变成易事。无论“外举”,还是“内举”,所举均须贤能,牢牢把握住这个准则,“内举”、“外举”,何难之有?
不过,世间之事,说来容易做来难。难在哪里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难就难在真正的公心难树,私心难了啊!
《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另一史实,更能引人深思,给人教益。前秦皇帝符坚,征调九十万大军进攻东晋,已经狼吞梁州、歧山,进而又虎视淮阴。晋明帝召集群臣朝议,打算派谢玄率兵北伐抗秦。可朝中众臣议论纷纷,反对意见不少,明帝不能决断。这时,平日与谢玄矛盾很大的郗超站出来极力推荐,说:“派谢玄北伐一定能成功!”问其理由,他说:“我曾经同谢玄在大司马桓温府中共过事,看见他任用人才能尽力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即是办理一些小事,他也能尽心尽责,以此推断,派谢玄北讨定能建功立勋。”郗超是明帝的宠幸大臣,他的话起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北伐大功告成以后,人们都称赞郗超有远见,又敬重他不因个人喜恶而埋没别人长处。
郗超挺身推荐谢玄,除他自身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私怨的品德而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谢玄本人一贯重贤任能,从而推断谢玄北讨定能成功。在这里,郗超用了一个省略式直言三段论的推理形式。那被省略的大前提是:重贤任能,用人得当,便能建功立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谢玄北讨的成功证明了郗超推断的正确性。试想,当时秦王符坚拥有九十万雄师,而晋军总数不过八万,如晋所用非人,能在淝水一战,使不可一世的秦王符坚落得“风声鹤唳,败退八公山”的下场吗?
与重贤任能相反的是忌贤妒能。忌贤妒能者多半是暗藏私心的机心之徒。唐相李林甫可谓这类人之典型。《资治通鉴·唐纪》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党同伐异,乃此类人之能事。
此类人弄权,一误国,二害民。——使人民蒙受八年灾难,导致大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便是忌贤妒能、怀私用事的李林甫一手酿成的。
历史虽属往事,但可引以为鉴。
同时,历史的发展还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者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为国为民的公心,应是永恒的精华,代代相继,理当发扬;而祸国殃民的私心,实为历史糟粕,必须剔除!
作者简介:
孙传松,字恒苍,号临峰愚叟;重庆江津三线战士、杏坛底层一介布衣。
- 临峰愚叟:杜甫《兵车行》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故事新编
- 临峰愚叟:杂俎置喙
- 临峰愚叟:读寓言,抒愚见
- 临峰愚叟:《蜀相》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学雷锋,以致用》(修定稿)
- 临峰愚叟:知识 智慧 人生
- 临峰愚叟:学雷锋 重本根
- 临峰愚叟:党辰百年庆,红船精神扬
- 临峰愚叟:同风共贯新时代,砥砺迎战决胜关
- 临峰愚叟:恒苍小律(31)
- 临峰愚叟:2025中华儿女贺新春,“央视频”孙传松作品展播
- 临峰愚叟:先忧后乐千秋典
- 临峰愚叟:知识智慧,照亮人生
- 临峰愚叟:追忆时光,岁月留痕
- 临峰愚叟:传统美德,民族发展的动力
- 临峰愚叟:《从一大到二十大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选读(二)
- 临峰愚叟:《从一大到二十大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选读(一)
- 临峰愚叟:鉴古观今话是非
- 临峰愚叟:《中国诗人大辞典》作品选读(2)
- 临峰愚叟:《中国诗人大辞典》作品选读(3)
- 临峰愚叟:《众生度化佛祖》——返乡漫笔
- 临峰愚叟:《中国诗人大辞典》作品选读(4)
- 临峰愚叟:屈原《涉江》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中华当代美德诗选》选读分享(一)
- 临峰愚叟:《诗经·蒹葭》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中外格言大典·当代篇》锦句分享(一)
- 临峰愚叟:源出同一诗篇的八个成语
- 临峰愚叟:八十漫兴
- 临峰愚叟:《读“鲁迅”》
- 临峰愚叟:《满江红·二战七十周年咏言》
- 临峰愚叟:《诗经·鸱鸮》品读分享
- 临峰愚叟:《乐府诗·长歌行》品读分享